昌宁县
关于昌宁县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作者:张绍武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13 11:10:00

关于昌宁县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文化旅游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已经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第四部分“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中明确指出“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昌宁县充分利用现有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借助乡村振兴等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全县乡村文化旅产业游发展基本情况

2019年至今,全县共接待游客765.38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84.98亿元,每年增速达15%以上。

(一)注重调查挖掘,强化规划引领。通过对全县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挖掘,系统整理了大甸山遗址及白沙坡墓地出土的新石器、青铜器、碳化稻等为支撑的青铜文化;以20多个民族的歌曲舞蹈、服饰工艺、竞技体育、饮食习俗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昌宁苗族服饰”等为支撑的民族文化;以天堂山滴水飘两洋的世界地理奇观、澜沧江流域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等为代表的生态文化;以31.43万亩优质茶园、20多万株古茶树以及“全国首批四大优质茶叶基地县”“中国红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中国优质红茶发展示范县”等国字头荣誉为支撑,全国唯一注册的“千年茶乡”为亮点的茶乡文化;以“田在城中、城在园中、园在画中”的田园城市景观为支撑的田园文化。同时,对地理区位、自然景观、特色菜品、热带果蔬、本地特产、气候优势等资源进行整理,根据辖区资源禀赋,科学编制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以及温泉、古茶、霞客“三大走廊”发展规划,谋划大甸山遗址保护利用、鸡飞温泉康养旅游度假区建设等34个重点项目,橄榄河温泉等12个半山酒店项目。

(二)注重资源现状,拓宽发展前景。针对昌宁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的现状,整个产业的谋划坚持“精准布局”,不搞“遍地开花”,在充分考虑农业生产、自然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的同时,兼顾产业基础、乡村风貌、交通条件等因素,以城镇郊区景区景点为依托布局,以节省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原则,通过旅游要素搭配,推出5条体验感和停留性俱佳,可观、可学、可感、可颂的“红色文化+绿色生态”一日游线路,主要以红色文化、农旅融合、产品体验等方式吸引游客,接待对象以保山本地居民和顺访游客为主,带动“保山人游昌宁、昌宁人游昌宁”,促进群众周末游内需循环发展,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提振文旅行业信心。

(三)注重品牌创建,稳固发展势头。以品牌创建为突破口,致力让昌宁乡村旅游品牌在游客心中占据稳定位置,让游客的选择从不确定走向确定,积极创建各类景区,推出旅游产品。截至目前,昌宁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右甸河田园生态旅游度假区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右甸河生态旅游休闲街区获评云南省旅游休闲街区,漭水镇、田园镇获评省级旅游名镇,四角田社区获评省级旅游名村,沿江村、下甸村获评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成功创建A级景区18个,其中AAAA级景区1个、AAA级景区9个、AA级景区4个、A级景区4个。成功创建市级旅游特色村10个,民族旅游特色村2个,等级旅游厕所17座。推出了茶香文化旅游节、核桃文化旅游节、稻花鱼文化旅游节、火腿松露节等活动产品,“泼水节”“立夏节”“火把节”等活动的举办水平不断提升。

(四)注重宣传营销,增强品牌效应。着力做好“进”和“出”这两个字的文章。“进”,就是把人、钱和热情吸引进来;“出”,就是把产品、服务和口碑带出去。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全面挖掘、整理乡村旅游景点、特色餐饮、民俗文化、旅行推荐、节庆活动等,以“千年茶乡·田园城市—昌宁”为主打口号,搭建“昌宁文旅”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矩阵,运用新媒体线上多形式宣传、多平台推送、多方向推介。积极开展“云南人游云南”“保山人游保山”“昌宁人游昌宁”活动,持续加热景区话题,增强昌宁对外知名度和吸引力。今年以来,昌宁鸿途旅行社、保山红棉旅行社、龙陵松山旅行社等多家旅行社将昌宁纳入旅游目的地之一,分别组织旅游团到昌宁体验茶香温泉二日游、田园—澜沧江游轮一日游、澜沧江—湾甸傣乡风情一日游等旅游项目,全县旅游市场持续向好。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昌宁县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形势总体向好,但从县人大常委会调查中发现,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依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存在差距。部分乡镇和部门对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思想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树立“全域旅游”理念,“旅游+”“+旅游”的主动性不足,资源的挖掘与深度开发水平不高,发展的思路和理念与周边旅游城市差距较大,乡村旅游以本地农户自主经营为主,缺乏主体来统一规划和系统管理,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旅游产品不成体系、营销方式单一、宣传推介力度不够,没有真正形成产业链,对游客吸引力弱。

(二)资源优势开发不足。县内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发掘不到位,资源开发利用多数处于初开发阶段,茶叶、温泉等本地优势资源没有开发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与周边旅游城市和县区相比,存在观光产品老化、温泉产品同质化、乡村休闲产品低端化的困境,对外来投资者的吸引能力弱,外来资金以及先进地区的创新做法、先进经验、超前理念多数在外围徘徊,实际进入昌宁落地的数量较少,很大程度限制了全县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交通路网与旅游线路的规划建设配套程度不高,部分地方道路不通畅、停车场车位不足,通往景区景点的道路狭窄,旅游大巴车到达不了绝大部分乡村旅游点,“快行慢游”旅游交通体系尚未建成;旅游线路沿途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标识、观景台、服务点等配套不全,游步道、骑行道等数量少且不成体系;县内多数景点网络状况差,满足不了游客需要。

(四)游客接待能力不足。县内多数景区缺乏运营主体,靠乡村两级管理,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发展处于失衡状态,吃、行、游占比较大,住、购、娱占比较小,旅游产品单一,游客参与性、体验性不强,部分乡村旅游点食宿设施条件简陋,接待能力达不到游客期望水平,“回头客”数量不多。

(五)品牌打造参差不齐。部分乡镇对乡村旅游发展重视不够,对乡村文化旅游存在片面认识,旅游业投入不足,没有认真梳理辖区内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资源效益释放不充分,部分资源条件较好的乡镇仍未形成乡村旅游品牌。

三、下步工作建议

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工作,我们要以“滴水穿石”的信心和决心,以搬倒泰山的毅力持之以恒抓好发展。下步,建议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乡村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工作,结合全县旅游资源分布情况,从全域旅游的高度出发,强化乡镇和部门联动,有机整合各类项目,将乡村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促使乡村文化旅游由传统点式开发向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线路开发转变,由单体农家乐发展向特色村镇、田园综合体、共享农庄等国家政策主导的新形式转变,串联盘活乡村全域旅游资源。

(二)突出规划引领。坚持规划先行,持续做强田园—漭水综合旅游发展中心;全力做大柯街—卡斯—鸡飞温泉康养发展副中心;加快温泉走廊、古茶走廊、霞客走廊开发;做响中部康养旅游发展核心区、做亮北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区、做特南部农业休闲与生态旅游发展区。坚持示范带动,聚焦“乡村旅游+生态”“乡村旅游+产业”,充分挖掘本地乡土文化,每个乡镇选取1个资源条件好、交通便利、具有地域特色的村(社区),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打造乡村文化旅游示范点,比如:柯街、卡斯、湾甸等乡镇重点打造农业采摘、亲子互动、温泉康养体验示范点,漭水、温泉、翁堵等乡镇重点打造茶叶采摘制作、冲泡体验示范点,耈街、珠街等民族乡镇重点打造民族文化体验示范点,逐步形成“一镇一特色”的发展格局。

(三)突出品牌特色。充分利用现有景区、景观,采取景区带动、产业联动、乡村振兴示范点互动的方式,形成“生态+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旅游”“文化+乡村旅游”,同向发力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培育田园环城乡村旅游聚集区,重点打造以四角田、兰山为代表的旅游特色村,启动漭水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按照AAAA级景区标准提升漭水黄家寨古茶公园、鸡飞温泉景区,完成大叶山茶文化创新基地、燕窝山、联席古茶公园AAA级旅游景区创建,推动卡斯、鸡飞、湾甸三个旅游名镇,漭水社区、兰山社区、湾岗社区三个旅游名村创建工作,力争“十四五”末创成A级景区30个以上,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丰富节庆活动。根据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整合景区、乡镇文化旅游资源,加大乡镇赛事活动包装力度,确保每个乡镇都有拿得出、有特色、可操作的赛事活动,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持续办好茶香文化旅游节、核桃文化旅游节、稻花鱼文化旅游节、火腿松露节等乡村旅游系列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重点”。

(五)抓实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聚焦“健康生活目的地”,围绕“传统村落类、温泉资源类、产业类、康养类、乡村振兴类、旅游公路及文旅基础设施类”,立足山、水、田、泉、茶等资源优势策划包装一批大项目、新项目,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入外来资金,改变旅游投资渠道单一,项目少、小、散、弱的局面。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完善现有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功能。

(六)创新宣传营销。按“专题+季节”的方式策划宣传方案,以“表演+体验”等方式组织拍摄宣传片、短视频,制作旅游宣传手册,开展“舌尖昌宁”“游拍昌宁”“网红昌宁”“购在昌宁”等精品旅游活动,利用新媒体推广、客源地推介、节庆活动营销“三部曲”,引客入昌,助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